首页

小刚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5 02:09:10 作者:美信用危机警示全球治理变革紧迫性 浏览量:31987

  中新社漳州3月5日电 题:一出木偶戏 再续中法缘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老一辈艺术家们当年半小时创排的经典剧目,我们传承了半个多世纪。”谈及《大名府》再次亮相法国巴黎,福建省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许洁莉兴奋不已。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漳州布袋木偶戏与剪纸、木版年画、闽南功夫茶等一起参加了闽南文化交流法国行。

2月9日,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演员在法国卢浮宫进行快闪表演后,与外国游客合影。 (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 供图)

  赴法交流归来的许洁莉5日告诉中新社记者,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子项目“漳州闽南文化周”的一项重要活动,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在巴黎共安排了五场演出,《大名府》等节目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法国国家建筑博物馆、中欧青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等处展演和交流。

  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流传到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等地。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戏及漳州木偶头雕刻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改编创作于巴黎,首演于玛利尼剧院,《大名府》见证了中法两国源远流长的深厚友谊。”许洁莉说,67年来,《大名府》边打磨边演出,表演足迹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法建交之前,《大名府》就已经成为中法交流的使者。漳州布袋木偶戏的这一经典剧目是如何在巴黎诞生的?

  据陈虹编著的《岁月回眸》一书记载,1957年5月,时任福建省文化局局长的陈虹率领中国皮影木偶艺术团出访欧洲。在巴黎,艺术团租用玛利尼剧院进行彩排,邀请法国文学社领导人索利亚先生和五六十位艺术家观摩。彩排结束后,法国专家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情节不能太复杂,否则巴黎人看不懂;二是对话唱词不能太多,要不巴黎人听不懂;三是要多一些技术表演,巴黎人喜欢舞台形象。

  公演在即,杨胜、陈南田等木偶表演艺术家苦思中拿着小木偶顶盘子和戏弄小丑“解闷”。受到这些动作的启发,一个剧情简单、以表演技巧动作来表现主题的哑剧节目《大名府》就被编排出来了。

  时隔67年,《大名府》再次亮相法国巴黎。漳州木偶剧团演员来到香榭丽舍大街旁的玛利尼剧院,耍起木偶道具进行快闪表演,吸引许多法国人围观、合影和体验布袋木偶。

  “到《大名府》的诞生地打卡,意义非凡。”参加了法国巴黎“漳州闽南文化周”活动的漳州布袋木偶表演艺术家姚文坚表示,老一辈艺术家搭建起《大名府》这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法国朋友通过布袋木偶戏这一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023年6月11日,福建漳州木偶剧团在漳州闽南文化周活动上表演《大名府》。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漳州布袋木偶戏动作细腻,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和喜、怒、哀、乐,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是一门具有高超技艺、精美造型和独特风格的木偶剧种。

  此次法国行,姚文坚、吴瑾亮、李智杰、许洁莉等四位艺术家共同演绎了《大名府》《两个猎人》《指掌乾坤》三部布袋木偶戏。

  在《大名府》表演中,许洁莉表演舞绸、耍盘、花鼓、差役等角色。她告诉记者,巴黎国际双语学校的百余名小学生前来观演,非常着迷。“我们还邀请小朋友们上台体验布袋木偶,孩子们十分开心。”

  演出间隙,许洁莉一行探访了玛利尼剧院。在她看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大名府》依然是最受观众欢迎的剧目。“只有继续守正创新,我们才能推动更多优秀作品走出国门。”(完)

【编辑:张乃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资金告急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官员呼吁“断捐”国家恢复援助

航天专家帮我们测算过,这里可以看到关键的星箭分离。但毕竟有大约40万公里的距离,所以我将借助天文望远镜,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鹊桥二号是怎么踏上奔月之路的。

(繁荣兵团·新时代新征程)新疆兵团:施工现场实现“数字化智慧管理”

答: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事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需要不断强化中医中药协同发展。中药产业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生主题记者会丨国家疾控局:已建成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 还将新建5支国家队

俄罗斯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依旧是影视剧题材的重要源泉之一。俄罗斯人热爱自己的文学作家并了解文学作品里的每个人物。当俄罗斯观众看到电影海报上出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卡拉马佐夫兄弟》《日瓦格医生》这些熟悉的字眼时,决不会无动于衷。

赏花踏青正当时 美丽中国彰显发展新活力

据悉,该县通过免费向民众发放桑苗、推广蚕桑新品种、开展种桑养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提高民众种养技术水平,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三江:瑶乡民众载歌载舞庆乡庆

2023年11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9名专家抵达卢旺达,围绕热带粮食作物种植与加工技术等,为45名学员开展了为期20天的技术培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